在現代工業生產中,液體的純度是產品質量的命脈。一個不合格的過濾器,可能導致整批產品報廢、設備損壞甚至生產停滯。而不銹鋼袋式過濾器以其優異的耐腐蝕性、結構強度及長壽命,成為精細過濾領域的優選方案。但僅僅選擇不銹鋼材質遠遠不夠,深入理解其規格參數,才是確保過濾系統高效、穩定運行的關鍵鑰匙。
核心規格一:材質 – 耐腐蝕性的基石

- 主體材質: 雖然統稱”不銹鋼”,但常見的有304不銹鋼和316/316L不銹鋼。
- 304不銹鋼:經濟實用,具有良好的通用耐腐蝕性和加工性能,適用于大多數非強腐蝕性液體(如普通水處理、食品飲料、一般化工品)。
- 316/316L不銹鋼:因添加鉬元素,顯著提升了抗氯化物腐蝕能力和耐點蝕性能。尤其316L的低碳含量,降低了焊接后晶間腐蝕風險。是海水、含氯水、強酸強堿溶液、高純度醫藥等苛刻環境的首選。
- 內表面處理: 為滿足食品、制藥等衛生要求高的行業,內表面需進行*電解拋光*或*機械拋光*處理。電解拋光能顯著提升表面光潔度(Ra值低),減少微生物藏匿點,更易清洗消毒,達到FDA或GMP要求。
- 密封圈: 常用材質有:
- 三元乙丙橡膠:耐熱水、蒸汽,耐化學品廣泛,性價比高。
- 氟橡膠:耐高溫(可達230°C以上)及耐強腐蝕化學品(酸、溶劑)性能極佳。
- 硅橡膠:耐高溫,無毒無味,常用于食品醫藥。
- 聚四氟乙烯:化學惰性最強,適用于幾乎所有化學介質,但彈性稍差。
核心規格二:尺寸與流量 – 匹配處理需求
不銹鋼袋式過濾器的尺寸直接決定了其處理能力和適用的濾袋規格。關鍵尺寸參數包括:
- 濾桶直徑: 常見的有1號(Φ180mm)、2號(Φ220mm)、3號(Φ250mm)、4號(Φ300mm)等。單袋通量:1號(1m3/h)、2號(3m3/h)、3號(5m3/h)、4號(10m3/h),直徑越大,可容納的濾袋數量或單個濾袋有效過濾面積越大,處理流量越大。
- 進出口口徑: 需與管道系統匹配,常見有DN25 (1”)、 DN32 (1.25”)、DN40 (1.5”)、DN50 (2”)、DN65 (2.5”)、DN80 (3”)等。口徑需保證系統設計流量下流速合理,避免壓降過大或流量不足。
- 過濾面積: 指濾袋有效參與過濾的表面積(單位:m2)。這是決定處理能力的核心參數之一。在相同流量下,過濾面積越大,濾袋表面流速越低,容污能力越強,壓差增長越慢,濾袋壽命越長。選型時需根據流量和預期雜質負載計算所需過濾面積。
核心規格三:技術參數 – 性能與安全的保障
- 設計/工作壓力: 指過濾器能承受的最大工作壓力(常標注為設計壓力或試驗壓力)。常見有0.6MPa、1.0MPa、1.6MPa等級別。必須根據系統實際最高工作壓力并考慮安全余量來選用。壓力過高導致泄漏或結構損壞風險。
- 設計/工作溫度: 過濾器材質(不銹鋼及密封圈)能長期穩定工作的溫度范圍。如304/316L不銹鋼主體通常適用-30°C至200°C(具體需結合密封圈耐溫性)。超出范圍可能導致材料強度下降或密封失效。
- 過濾精度: 指濾袋所能攔截的最小顆粒大小,是決定過濾效果的最直接指標。常用單位:
- 微米 (μm):如1μm, 5μm, 10μm, 25μm, 50μm等。數值越小,精度越高。
- 目 (Mesh):指濾材單位面積內的網孔數。目數越大,網孔越小,精度越高(如100目≈149μm,500目≈25μm)。選型需根據下游工藝對顆粒控制的具體要求嚴格匹配濾袋精度。值得注意的是,實際過濾效果還受濾材類型(如深層過濾、表面過濾)、液體性質、顆粒形狀等多因素影響。
- 連接方式:
- 法蘭連接:最常用,密封可靠,承壓高(DN40以上普遍采用)。需注明法蘭標準(如GB、HG、DIN、ANSI)及壓力等級。
- 卡箍快開連接:拆裝迅速,維護便捷(如袋濾機頂蓋常用),適用于經常更換濾袋的場合。
- 螺紋連接:用于小口徑(如DN25、DN32)低壓系統。
- 壓差表接口: 選配項。用于安裝壓差表監測濾袋堵塞程度(進出口壓力差),是判斷更換濾袋時機的重要依據。
- 排氣閥接口: 選配項。用于系統啟動時排除濾桶內空氣,保證過濾效率。
- 泄壓閥接口: 選配項。安全保護裝置,當壓力超過設定值時自動開啟泄壓。
- 結構形式: 單袋式、雙袋式、多袋式。多袋式(如2袋、3袋、4袋甚至更多)通過增加濾袋數量成倍擴大過濾面積,處理大流量需求。
- 表面處理: 可選鏡面拋光(Ra≤0.6μm)、電解拋光等,滿足高潔凈度要求(如生物制藥、微電子)。
精確掌握不銹鋼袋式過濾器的材質等級、精確尺寸、工作壓力與溫度范圍、核心過濾精度等規格參數,如同為您的過濾系統繪制了一張清晰的導航圖。這份深度的規格解讀,是您避免設備效能損失、實現長期穩定運行不可或缺的專業保障。